作为互联网行业做的比较久(且只做过互联网行业)的招聘人员,老白经常跟各行各业的招聘领袖有些沟通,时常也有机会跟互联网行业的真正领袖们聊天,这种时候经常会想到或被问到一个问题:
互联网行业的招聘和传统行业的招聘有什么区别?
关于这个问题江湖上众说纷纭,基本上,都是屁股决定脑袋。我也就只在我自己,一个招聘实践者的角度上说说感受吧。
从工作KPI的角度来说,行业的区别不大。招聘要做到的几个目标:
1、网罗人才,提供给公司筛选;
2、达成招聘数量,满足公司需求;
3、传播雇主品牌,提升公司的雇主美誉度;
4、搜集信息,帮助公司调整人力资源和和业务战略方向。
任何行业的公司都是需要的,并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才有。那么互联网行业的特性是如何影响招聘工作的呢?笔者粗略总结一下:
互联网行业是一个经常会出现颠覆性创新的行业。互联网信息的流动速度越来越快,每个细分领域的生命周期,从初创到稳定到被取代用的时间会越来越短,反应够快是非常重要的门槛。同时每个细分市场一般是一家独大或者最多有两三家独大,反应慢的或没有垄断资源的重复性产品基本没有活路。因此,能捕捉到最新的用户需求的产品人员、能力强大——能快速把产品需求实现以及能以技术创新颠覆现有实现方式——的技术人员、甚至包括本身能力并不突出但是掌握了某些新技术的人员(比如00年的web开发,06年的搜索相关技术,12年的移动端开发技术),就会变得非常抢手。
同时,互联网行业企业面临的人才竞争不仅是来自同等公司,还越来越来自天使投资人、传统行业和硅谷公司。
移动互联网、TMT的概念,极大地激活了天使投资这个几年前对国人来说还挺陌生的领域。老白认识的天使投资人以及在各种投资机构工作的,熟悉不熟悉的加起来,没有上千也有几百……“投资的收益率高于自己创业”,Taleb的这个结论和现实中的各种光辉榜样,让无数有闲钱的人加入了天使投资的大军,但是天使必须伴随着项目,项目就伴随着人才,投资人忽悠的功力那绝对不会逊色于企业的招聘顾问。低门槛高收益,一夜暴富的神话不绝于耳。最近WhatsApp卖了190亿美元,一共才只有不到百人。这样的成功案例“太刺激了”,还有人刻意渲染其创始人,Yahoo的前技术VP,是一个面试Facebook没通过的技术吊丝。是不是也极大鼓舞了真正技术宅的小朋友们?
除了投资人,还有一帮传统行业的土豪公司,一掷千金的收购互联网人才做“电商”,高歌猛进互联网,手笔之大让真正的互联网公司都哭笑不得。苏宁、万达、上汽……比比皆是。都是朋友老白就不多举例了。
另外,互联网抹平了许多传统的距离和边界,在人才市场上的直接反应就是来自硅谷的强力竞争。真正一流的技术人才,常常被Facebook、Google等一线互联网公司重金(一般在15万美元以上)从国内的公司甚至是校园里直接挖到美国,连这些公司在中国的分舵都只能退避三舍。相应的,国内的公司从三藩、西雅图等软件公司集中的地区直接挖人的行动也早已经在疯狂进行中。
行业的这种特性,导致了新兴技术领域里突出的(而且相对来讲常常是非常年轻的)人才,相比于任何其他行业都更受到市场的追捧。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能创造的价值可能是神话级的。因此我们能看到博士还没毕业已经是上市公司VP、本科毕业两年年薪上百万、博士毕业一年接近两百万等等在传统行业见不到的极端行情。较好的技术人员,工作三年五年,也多能达到两万。为了应对这样的激烈竞争,互联网行业的薪资结构往往是Base(MBS,月基本薪资)低,Bonus(奖金,五花八门,按Q和按年发的居多)高,期权(或者股票)高。基本上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员工薪资结构中,奖金是超过20%月薪的,有的甚至达到一半或更多;股票收益(风险相对较大)更是远远超过月薪。更别说卖公司得到的股份收益了。
从招聘实践上看,互联网行业虽然基本薪资还大概在各种调查的指导范围内,但是总的total package 一直在水涨船高,越是稀缺的优秀人才,争夺越激烈。这样的人才最大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纯智商优势,传统的P&G等公司倡导的“管培生”等慢招聘策略在个行业看来完全没有必要。互联网行业战略薪酬的设计和管理,挑战性更胜其他行业。
计划跟着人走,而不是人跟着计划走,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特点。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变化,导致了公司组织结构的不稳定性。试问2003年的时候,有几个公司能预计到13年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天下了?2010年的时候,有几个公司预计到了微信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能预计到打车软件烧金十几亿?当一个新的浪潮涌来,所有的企业都被迫要“华丽转身”。有多少传统互联网(比如Portal类公司)的高管午夜梦回,发现当年攒下的家底儿,不够给新方向的投入?传统公司稳定的组织结构设计必须不能满足互联网公司的如此快速变化的需求。
“敏捷、扁平、闷骚”,是笔者从人力资源角度总结的工程师文化,与工程师们自己总结的“技术导向、数据为王”并不矛盾,因为老白看见的是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工程师看见的是自我修养。敏捷就是拥抱变化,扁平就是容易转身,得到这两点的公司才能说是互联网公司,否则一定会被自己的体重拽沉。
正因为这种组织结构的不稳定性,甚至产品、技术的爆发性,传统的按年甚至按几年来做人力资源预算是非常不靠谱的。HC(传说中的萝卜坑)数量和要求的变化非常频繁,经常是因人定岗而非因岗寻人。全年预算基本就是意思意思,看看公司今年现金流如何,计划花多少钱,具体落实到招聘指导意义有限。但是没有预算来控制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不合理的(其实大把的爆发式增长的公司确实没有这个成本控制概念),所以按照年度做成本预算,按照季度做HC预算更合理一些——如果真的招到一个业界领袖,突然增加预算创立新业务也是常有的事。
对外来说,我们的招聘顾问努力的了解行业趋势、mapping竞品公司的组织结构,但是以前做过一次很久可以用的时代基本结束了。本着计划要跟着人走的原则,以公司为单位来做mapping不如以行业领袖和准领袖本人为单位来做。
对笔者来说,招聘部门不仅是一个职能部门,更重要的是了解人才趋势的窗口。人才市场现状和欧亿·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竞品公司人力资源情况、国内外的技术趋势等等信息,都是需要不断更新,招聘跟不上潮流,也就不能给业务部门足够合理的参考意见和建议。业务和招聘应当互相促进,交流信息,紧密配合。因此,招聘不仅是做管理,更是做投资。投资机构主要看团队,我们作招聘也应该调整到以看人为主,招募优秀的人才,不一定非要跟手里的坑完全吻合,要抬头看天,不要低头种地。
互联网企业,人员和带宽是最大成本。人员成本一般又高于其他成本,六成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比例(某些互联网细分领域,比如视频网站还会有版权等成本,毕竟不典型,就不一一列举了)。
相比这些固定资产和生产资料占比高的行业,互联网行业招聘成本在所有成本里相应的也会比较突出,因此互联网行业更有动力压缩招聘成本,更急迫的拓展低成本渠道、减少猎头用量,Direct Sourcing占的比例较高。
跟其他行业的招聘领袖沟通,花钱最多的是奢侈品和房地产行业,有的五成到十成的人员招聘都是从猎头来的。利润越高的公司,越是不太在招聘上省钱,因此招聘的主要工作是面试和筛选人,而不是拓展低成本渠道或者自己动手找人。(我无比羡慕这些行业的招聘总监们,深刻后悔一开始就不应该进入互联网招聘的火坑。)
因为有这样的成本控制,针对互联网行业的互联网招聘(这话说的真拗口)甚至变成了一个“朝阳”产业,最近拉勾拿了贝塔斯曼500万刀,猎上网拿到了IDG 1000万刀,从没见过有哪个垂直行业招聘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产业的。可见互联网行业的招聘是多么困难和有价值。
但是,统计下来,猎头招聘在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最难招的月薪在1万5到3万之间的独立技术人员的招聘上,确实效果并不是太好,远不如内行推荐和招聘顾问direct sourcing。纯粹在吸引猎头上做文章的一些网络渠道究竟有多大潜力,作为纯实践人员,我是有一点怀疑的(有人问为什么怀疑,这个话长,回头再说)。
按照猎头招聘人均5万、内部推荐人均5千、校园招聘人均3千(仅招聘,不计入校园关系的巨大投入)的行业平均数来算,如果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人均招聘成本(包括校招)能控制在1万以内算合格,8000以内算良好,6000以内算优秀,但是未必需要达到(考虑到一些复杂的原因,单纯追求压低招聘成本也会对雇主品牌造成伤害)。
有的行业说我们远低于这个数儿……拜托不要把月薪5千的行政、车间人员的招聘也算进来。
同时,由于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率较大(除了少数公司,整体流动率达到了20%左右,是流动比例较大的行业,在同等薪资标准的行业里完全可以说是流动率最大的行业)、发版的工作压力大时间紧,招聘顾问在公司内部培养成熟的面试官、提升业务经理的管理技能相对都会比较困难。急功近利、应急式的面试和招聘往往是常态。这也会给招聘工作带来各种阻力。(关于如何在互联网行业内糙快猛的培训面试官,这个话也很长……)
以上,是笔者自己的一点儿杂感,很可能挂一漏万,也可能全是谬论。从我自己组建团队的经验来看,互联网行业优秀的招聘顾问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资源,履历看着不错的20个人也未见得能有一个合格。我们对招聘顾问的要求比传统的行政人事管理人员的要求要高得太多:春风化雨的沟通方式和正直诚恳的为人品性、无比强大的学习能力、充满激情的工作态度、结果导向思路灵活……只是基本要求,还要能做投资人、销售、培训师和雇主品牌市场的工作。
所以,互联网的招聘是个技术活儿(当然在别的行业也是),在招聘顾问身上多花点儿钱,也许是互联网公司最划算的投入。